快速通道
首页» 乡村振兴学堂» 政策理论» 陕西:“五个一”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
 

陕西:“五个一”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

来源:国家乡村振兴局   作者: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陕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按程序报请国家将陕西省原11个深度贫困县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统筹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项目安排优先布局、资源投放重点保障、政策措施倾斜支持,以“五个一”为抓手,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好局、起好步。


一、守住一条底线。持续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行“周统计、月通报、季调度、半年小结、年度总结”,常态化、全方位跟踪掌握易返贫致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截至10月22日,26个县纳入监测人口1.88万户5.88万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有效降低返贫致贫风险。用足用好稳岗就业政策,通过提供务工信息、“点对点”输送、补贴交通费等形式促进务工就业。深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提高产业就业帮扶精准度,持续完善安置点社区工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做好迁出地和迁入地基本公共服务衔接,推广居住簿制度,加强安置社区基层治理,促进搬迁群众社会融入。
二、健全一套政策。对标对表国家衔接政策体系,制定了《关于支持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意见》,加大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支持力度。财政资金倾斜支持,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安排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重点帮扶县继续进行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今年安排26个重点帮扶县财政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全省的40.57%;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补助,普通国省道和集中居住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等项目补助标准提高10%;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给予重点帮扶县最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向26个重点帮扶县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2.17亿元、2.9万户,占全省总发放量的46.6%。强化土地政策支持,过渡期内每年每县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00亩,今年用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流转增减挂钩指标1428.5亩,流转收益4.23亿元。
三、壮大一批产业。深化“3+X”特色产业发展,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为2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遴选谋划了1-2个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培育成区域首位产业,推动优势聚集,打牢产业根基。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品”工程,启动中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活动,今年已安排51类中省农业补助项目15.2亿元,推动一批区域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打造特色产业园区,26个县新建社区工厂120家,培育就业帮扶基地29家,总量分别达到776家、514家,共吸纳就业5.3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52万人。26个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89.6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
四、开展一项行动。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活动,做好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农村发展条件。今年安排3762.76万元支持重点帮扶县农村户厕改造;安排中省补助资金7.3亿元,支持26个重点帮扶县建设自然村通硬化路等农村公路2000公里、实施村道安全防护工程2007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27座;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与管理资金2.07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工程299处,受益人口54.81万人。
五、形成一股合力。做好总体设计,推动机构衔接,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做法,夯实各级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建立起上下贯通、部门协同、职责清晰、顺畅高效的运转机制。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实行省级领导包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制,持续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戮力同心、尽锐出战。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重点帮扶格局,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深化苏陕协作,签订《苏陕“十四五”协作框架协议》、制定《2021年苏陕协作工作要点》,推动两省由扶贫协作向全方位战略合作转型升级,安排26个县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7.66亿元,占全省的69.75%。组织304家省级单位结对重点帮扶县,积极配合中央单位和驻陕部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推动“万企兴万村”,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活力。
26个重点帮扶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难点,继往开来、任重道远。下一步,陕西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扛牢政治责任,强化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扎扎实实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
一是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工作摆布上,坚持把重点帮扶县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振兴特色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区域发展能力。在体制机制上,坚持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推动关口前移、力量下沉。构建跟踪监测、定期评估体系,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在政策举措上,认真落实重点帮扶县配套政策,以工代赈、折股量化分红、新增公益岗位指标分配等新政策、新举措在重点帮扶县先试先行。在支持力量上,持续在资金项目安排上倾斜,社会帮扶力量上叠加,干部选派上择优,人才队伍上充实,切实形成合力帮扶、聚力帮扶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点带面推动衔接工作。抓牢核心要素和关键点位,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狠抓体制衔接,全面落实“省负总责”要求,做好总体设计,理顺工作推进机制。做好政策衔接,结合实际跟进出台了30份省级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全省过渡期的衔接配套政策体系。强化规划项目衔接,持续强化资金投入保障,优化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考核机制衔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做好衔接,夯实各级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主管责任,推动各项衔接工作全面落实落细。
三是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落实促进全省城乡居民增收《十条措施》,推动果业、奶山羊、设施农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深入开展消费帮扶,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三变”改革,推进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乡村规划,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乡村宜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