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脱贫摘帽工作纪实
秦南界蜀亘巴山,入境盘龙小终南,今年2月27日,地处大巴山腹地的镇巴县,迎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镇巴正式退出全省贫困县序列。
这是历史的答卷!五年间,55445名贫困户脱贫,129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24.11%降至0.82%,镇巴以苦干实干交上了一份分量十足的脱贫答卷。
这是庄严的承诺!五年间,镇巴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坚决完成对29万镇巴人民的庄严承诺。
这是崭新的起点!五年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群凝心聚力、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至此,镇巴也将翻开新的历史篇章、踏上新的历史征程。
“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健康扶贫先进县” “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优秀县”“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一项项荣誉,记录着29万镇巴人民为实现脱贫摘帽洒下的辛勤汗水,走过的艰辛历程。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镇巴属革命老区,境内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县内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核心县、陕西省深度贫困县。
消除绝对贫困,过上富裕幸福的好日子,是镇巴几辈人最迫切的愿望。
“坚决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县委、县政府对29万镇巴人民作出庄严承诺。
有令必行!全县干群同心协力、尽锐出战,县级领导挂帅上阵,下沉一线;建立起脱贫办、扶贫办、移民办、金融办“四驾马车”和“十个脱贫工作推进组”工作机构;健全“指挥部管总、镇办主战、包联县级领导主责、驻村工作队主抓”的四级攻坚工作体系。
全县上下紧扣“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主线,高擎“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锋队”旗帜,创新建立县委“三个抓手”、党员“三种类型”、机关党组织书记驻村担任“一把手”的“三抓三当一引领”强党建促脱贫机制,最大限度凝聚抓党建促脱贫的强大合力,用全面刚性党建实现县域脱贫攻坚对象全覆盖。选出2800多名综合素质高、敢啃硬骨头的党员,组建201支“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锋队”,引领万名党员冲锋在前,团结干部群众攻城拔寨。统筹198个包联单位对口帮扶129个贫困村,组建129个驻村工作队,选派129名第一书记和295名驻村工作队员,整合830名干部到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在脱贫攻坚一线战风雪、斗酷暑,形成了聚薪取火、促火成团的攻坚局面,为全县攻克深度贫困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在一线攻坚力提升方面,镇巴切实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西农大专家教授助力团,引进10名优秀硕、博士研究生来县挂职副局长、副镇长,协助实施茶叶、畜牧、中药材、魔芋、马铃薯等主导产业和其他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论证和规划实施,并依托江苏南通党校、县委党校、农广校、黎坝红色交通站等优势教育资源,对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员等开展脱贫攻坚政策法规、特色产业发展、“三变”改革等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训,有效强化了脱贫一线的工作力量。
盘活本土资源优势 构建“4+X”产业体系
镇巴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首批、陕南唯一的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但境内山势陡峭、低洼不平,长期以来,产业发展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如何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立足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和传统产业,镇巴科学构建以茶叶、畜牧、魔芋、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为主,蚕桑、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为辅的“4+X”产业发展体系,将有能力、有意愿、有条件的产业扶持贫困户牢牢嵌入产业链中,并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鼓励129个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产业“百花齐放”。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4万亩,魔芋、中药材种植面积均突破10万亩,生猪等牲畜饲养量近90万头,并坚持长中短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扶贫资金对贫困群众“三个全覆盖”,不断健全“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成立了专家服务团和技术培训宣讲团,开展“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土地、资金、劳务、技术“无物不股”,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越来越多。
绿色健康,是区位因素和生态环境造就的农特产品优势,镇巴坚持以此为导向,狠抓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全力打造镇巴高山富硒茶叶品牌,先后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多支茶叶获国际金奖;腊肉、树花菜、花魔芋等7个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 21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镇巴农特产品公共品牌“源味镇巴”正式启用。
为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镇巴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壮大、农民合作社升级、家庭农场提质、社会化服务组织孵化”四大工程,建立保底分红、劳务增收、订单生产等利益联结机制,全县累计建设扶贫产业示范园20个,建成光伏电站11座,培育省市龙头企业11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0家以上,350家带贫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入园务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千方百计保障民生 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2016年11月,总投资72.03亿元、全长49.553公里的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结束镇巴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开辟一条由陕入川、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发展大通道。
脱贫攻坚不仅是点对点的贫困户帮扶,更要大力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镇巴聚焦路、房、水等脱贫退出硬指标,累计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1360个,完成投资16.3亿元,369个安全饮水项目全面建成,106个道路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全县181个行政村道路通畅率、电力入户率、安全饮水达标率均为100%。实施“六六八”深度贫困攻坚工程,累计向10个深度贫困村投资2.25亿元,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65个,配套产业、公共服务、村容村貌等全部达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幸福感大幅提升。
当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时,易地扶贫搬迁就成为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镇巴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总目标,扎实推进“安置房建设、搬迁入住、旧宅基地腾退、后续扶持”四大任务,累计投入资金16.04亿元,新建集中移民安置点79个、搬迁贫困群众9302户,实施危房改造3871户,非贫困户房屋修缮加固2018户,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人居环境提升、危房改造等工程,真正让贫困群众“安居梦”成为现实。
拔“穷根”、摘穷帽,不仅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更要有探索革新的勇气。针对因病致贫率高,贫困群众就医难等问题,镇巴创新实行精准识别“四步筛查”工作方法,打造“2+2+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构建“互联网+健康扶贫”服务载体,逐步探索出“125”健康扶贫镇巴模式,全县因病致贫贫困户由2016年初的9862户22751人减少至21户48人,因病致贫率从2016年初的38%下降到1.5%,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居民健康素养从8.7%提高到14.7%,创造性走出一条“小钱办大事、健康促小康”的健康扶贫路径。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奖”“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突出县”等殊荣。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镇巴严格落实控辍保学、教育资助等政策,积极探索教育扶贫的新思路、新举措,形成“4+4+4”教育扶贫新模式,累计为学前至高中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各类生活补助资金5775万元,惠及学生9.59万人次,全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无一人因贫辍学。
智志双扶提振精神 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镇巴县小洋镇鲁家坝村村民温香成,不离不弃地守护矿难后瘫痪在床的丈夫十七年,积极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还以坚强的毅力将儿子送进大学校园。镇巴以此为原型,拍摄微电影《守护》,播出后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先后荣获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优秀作品、亚洲微电影“优秀作品奖”等多个大奖。
让群众主动作为,脱贫才大有所为。近年来,镇巴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创新开展以“传家风家训、树公德美德、守诚实诚信、做好人好事”为内容的“传树守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挖掘提炼传世家规家训100余条,订立完善村规乡约160余例,打造家风家训馆16个、乡风文明街54条、文化墙1.6万平米,设置善行义举榜、文化墙8000平方米,评选“脱贫之星”“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1500余名,开展“讲述身边好人故事”“我的扶(脱)贫故事”比赛活动,并印发脱贫攻坚宣传画册2.2万余份,制作脱贫攻坚宣传展板32面,设立大型公益广告牌48面,通过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不断引导广大群众向上向善。“传树守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做法成功入选《陕西省扶贫扶志工作案例》,被评为“汉中市十大改革创新案例”,镇巴也因此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针对山大沟深、居住分散、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的实际情况,镇巴广泛深入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坚持县级领导带头讲、行业部门分类讲、镇村干部主要讲、帮扶干部入户讲,并通过 “天汉百姓宣讲团”、县委理论讲师团、“脱贫攻坚文艺特种兵”等队伍,用方言土语为广大群众讲清大政方针,讲透产业发展、健康扶贫等惠民政策。累计开展“扶贫扶志宣讲村村行”等宣讲活动上万场次,在公路沿线、移民安置点等人口密集场所张贴精神扶贫宣传标语3500余副,为未脱贫户发放电视机3287台,潜移默化补齐群众精神短板。
农历新年伊始,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在全县上下严防死守、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脱贫攻坚这一不能等的硬任务也在有序推进,全县311家带贫主体全部复工复产,260名农技人员面对面开展技术服务,点对点输出复工返岗农民工52批次1890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回首来路,29万镇巴儿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蓝图终变现实,愿景终变实景。展望未来,29万镇巴儿女将一如既往、砥砺前行,用奋斗实干绘就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五个镇巴”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