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乡村振兴学堂
首页» 合阳乡村振兴学堂» 动态信息» 葡萄藤上结出“致富果”
 

葡萄藤上结出“致富果”

来源:三秦网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6-30     浏览次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薛保华 通讯员 耿苏强 苏洪照)葡萄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陕西省合阳县坊镇乾落村就不一样了,在这里葡萄成了果农们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冯贵生是乾落村的葡萄种植大户,他务作的葡萄不光长得好,效益也不一般。

四年前,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养的科技示范户,冯贵生听取了专家的建议,率先完成了自家4亩旧果园的改造工作。

果农冯贵生(中)接受记者采访

“有了设施冷棚,不但减少了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的威胁,劳动投入也比露天园子轻松了许多。”冯贵生算了一笔账,冷棚红提每斤可卖到5块多,比露天园子2块多的价格足足翻了一倍多!

6月28日,走出杨凌看示范新闻采访团来到坊镇乾落村,只见房前屋后的田地里、平整的通村公路旁、机耕道交错的田野间,一排排整齐翠绿的葡萄藤上,正值生长期的葡萄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人们经常用“及时雨”来形容关键时刻的适时帮助,这个源于农业生产的词组更是恰如其分的诠释了“水是农业的命脉”。然而在农业生产中,专家指导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及时雨”的适时、关键。

张宗勤介绍试验示范站情况

“每年5——8月份降雨量大,对葡萄的产量与品质影响很大,但避雨栽培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三年前,果农刘耀锋确定西农大张宗勤教授为指导专家,根据葡萄不同季节生长特点手把手培训指导,针对突发问题随时咨询提供支持。

“葡萄避雨栽培可有效避免气象灾害,减轻病害、改善品质、提高坐果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张宗勤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助力团”成员。今年疫情期间,利用微信公众号及微信、QQ等推送技术信息200余条,通过广播、视频等平台开展技术讲座直播受众逾5万人,培训果农数十万人次。

201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在合阳县正式揭牌,目的是携手果农,把试验站建成渭北葡萄产业的科技创新中心、技术推广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真正让大学科研优势得以在实践中为广大果农服务,为陕西葡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有效的示范引领作用。

从传统的露天种植模式,到新型栽培技术提高葡萄产量品质,刘耀锋嫣然成了村里葡萄种植的行家里手。有了科技支撑,当地果农都将目光瞄准到发展大棚葡萄种植上,一座座葡萄冷棚闻令而起,乾落村就是一个生动样本。

再过不久,刘耀锋的葡萄园即将开门迎客,一行行葡萄藤之间,遍布着即将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通过试验示范站示范引领,目前在合阳县坊镇新建成了以乾落村、坊西村、灵井村为中心的红提产业园区500余亩(其中冷棚面积300余亩),采取冷棚技术推广、种植技术改进等措施,为全镇果农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持续稳定支撑,挂果果园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扶贫与推广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助推贫困地区通过产业发展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特别是在生产重要节点,广大推广专家能够在第一时间奔赴生产一线倾听农民呼声、解决实际问题,贡献了西农力量。

张宗勤介绍试验示范站葡萄品种选育情况

截止目前,该实验站直接带动定点扶贫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688户,带动贫困人口8000余人;合阳县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13.2%下降至2018年的1.41%,得到地方政府和贫困户的广泛认可,2019年5月合阳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张宗勤说,试验站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与地方的人才、科技优势和合阳县生态优势,强化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农民培训、信息服务功能,按照政策推动、科技拉动、项目带动,走开放式、国际化的发展路子,引领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