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一、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发展历史上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代,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展示了农耕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农业作为一门科学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从事涉农产业、涉农管理职业崇高与伟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包括逸夫科技馆动物博物馆、昆虫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植物分类园、树木园及多种种质资源等,是集教学、科研、科普于一体的重要学科基地。博览园是学校在整合科教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博物馆群,全面、系统地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和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就,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70多年的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在农业科教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杨凌的几代农业科教专家收藏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动物、植物、土壤、昆虫标本(实物)和农史典藏,成为学校的重要科教资源。其中昆虫标本120万号,植物标本55万份,收藏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动物标本数十万号,其中富有农林专业特色的珍稀动物8000余件;线装古籍5万余册,为全国农林院校之冠,全国现存农业古籍300余种中我校收藏284种,其中善本文献20余种。
1987年,依托植物保护学院丰富的昆虫标本收藏,学校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昆虫博物馆,开始了标本资源保护、开放利用和科普教育新路子的探索。1996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我校考察后又批准立项建设昆虫博物馆二期工程,使昆虫博物馆和昆虫学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昆虫博物馆先后被评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单位”等,成为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并为宣传学校和杨凌示范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昆虫博物馆的建成为学校标本资源开放利用、服务教学和科研、开展科普教育树立了成功典范。
1999年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了进一步整合和挖掘学科资源优势,建立集科研、教学、科普为一体的学科基地,保护和开放利用标本资源,展示农业科技成就,传播农业文化和科学知识,在原昆虫博物馆的基础上,学校依托昆虫学、畜牧兽医学、植物学、土壤学和农业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和优势,于2001年10月启动了博览园建设项目。
博览园是一个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它的建设得到了国家和陕西省政府、社会各界、广大校友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关心、支持和资助。其中邵氏基金会捐赠500万元港币建设逸夫科技馆,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捐资400余万元建设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地方政府、各界友人还捐赠了大批展品,支持博览园的建设。
2006年11月,博览园全面建成并向社会开放,成为学校的一个学科展示平台,主要服务教学和科研,并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先进科技与先进文化相结合,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博物馆通过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和丰富的标本、模型、实物、文物展览,形象、系统、科学地介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昆虫、植物、土壤知识和农业科技史,展示我国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面向公众传播农业文化和科学知识。目前,博览园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以农业科技为主题的由五个专业博物馆组成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服务教学、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方面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昆虫博物馆
昆虫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和上级部门的重视和关怀。前国家副主席王震、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国务委员黄华、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家计委主任宋平、农业部长何康、刘江和陕西省历届党政领导都对我校昆虫学科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型昆虫专业博物馆。1999年,被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命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普教育中心“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主体,2000年,被命名为“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和“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03年,被评为2A级旅游单位,2005年,通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单位”验收,2011年11月1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成为杨凌首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综合性最强的昆虫博物馆,是一个融科学研究、标本收藏、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基地。
昆虫博物馆分为展览、收藏、科学研究和支撑系统四大部分。
1.展览部分:是目前全球展览面积最大、展品最为丰富、展览档次最高、集成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昆虫学科普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展馆外形独特,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 是原展示面积的3倍。馆内大量采用了光电模型、幻影成像、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展示手段,科技含量高、设施先进。馆内有6个展厅,系统地展示一个昆虫奇趣世界,特别是生态区可以利用温室常年放养活碟等观赏昆虫。馆外配套建设了3300平方米的蝴蝶网室,可供进行活体蝴蝶放养研究供观众观赏。
2.收藏部分:收藏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20多万号,收藏量位居全国高校之首,是重要的昆虫物种多样性保藏基地。
3.研究部分:包括农业部昆虫研究所、昆虫学博士点、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和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昆虫学部分、杨凌农林科大昆虫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实验工作室和图书馆等。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研究生进行合作研究和论文写作。
4.附设机构:1979年创刊《昆虫分类学报》,1997年创办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刊《中国蝴蝶》,先后创办了陕西省昆虫学会、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会。
(二)动物博物馆
动物馆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原有各种动物标本的资源优势,为了充分利用整合后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及科普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决定建设动物标本馆,总建筑面积4300余平方米,馆藏各种珍贵标本8000余件。动物馆分为生命起源与动物进化展厅、珍稀动物展厅、宠物与观赏动物展厅、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展厅、动物养殖与人类文明展厅、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展厅、动物生产与生态环境展厅、动物生物技术展厅等8个展厅。
生命起源与动物进化展厅以动物起源、动物进化历程、动物分类为主线,通过文字介绍及图片、化石标本、动物标本和模型、模拟演示、触摸屏电脑等展示手段重点介绍生命起源与动物进化的历史与现状;珍稀动物展厅以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的标本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为支撑,重点介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种类、分布、数量及其环境保护、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关系;宠物与观赏动物展厅以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为主线,重点介绍宠物与观赏动物、宠物现象、宠物经济、宠物用品等相关知识,唤醒人类的动物保护意识;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展厅,以动物体的十大系统(表皮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为主线,通过文字介绍及图片、标本、模型、三维动画演示等展示手段,重点介绍动物体十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相关知识;动物养殖与人类文明展厅,重点介绍动物养殖与人类文明发展简史、畜牧业生产系统、动物产品与人类需要、家畜品种资源、饲料与饲料工业、绿色畜产品与绿色畜牧业生产技术的相关知识;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展厅,以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疫病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为主线,重点介绍重大疫病发生的病原、易感动物、传染途径、人与动物发病后症状、病变、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动物生产与生态环境展厅,以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另一重大问题——对环境的破坏为主线,重点介绍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危害的主要形式、危害程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对策等内容;动物生物技术展厅以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重点介绍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成熟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等。
(三)植物土壤馆
植物博物馆始建于1936年,珍藏有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采自我国西北、华北、西南等地的植物标本约55万余份,是我国目前馆藏量最为丰富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收集最全、规模最大、建馆历史最为悠久的植物标本馆。该标本馆的馆藏标本不仅是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涵盖了从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的所有类群,而且采集地点遍布全国,尤其是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植物标本最为详尽,其丰富程度和现有的珍藏价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还藏有植物模式标本300余份,植物照片三万余张。该标本馆先后出版和参与编写了《中国植物志》、《秦岭植物志》、《黄土高原植物志》、《Flora of China》、《中国滩羊区植物志》、《华北植物区系地理》等植物学专著,在秦岭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乃至西北地区植物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植物博物馆分为展览、收藏、科学研究等三部分。
1.展览部分: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展览面积最大、展览档次最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植物学科普基地。它由室内展厅和温室两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植物科学博览馆之一。其中,室内展厅约有1200平方米,分为植物的奥秘、植物与环境、植物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等4个展厅,系统地展示了一个充满奇闻妙趣的植物世界。而温室约有800平方米,重点向观众展示植物界的主要类群和各种趣味植物,揭示植物的多样性和观赏性及其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此外,在室外还栽植着来源于世界各地的数百种花草树木,其中有不少为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收藏部分:收藏国内外各类植物标本约55万号,收藏量位居全国高校之首。其中有种子植物标本约50万份,蕨类植物标本约2万份,苔藓植物标本约2万份,地衣植物标本约1万份。
3.研究部分: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WUK)及植物分类研究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有:①经典分类研究:包括植物资源的调查采集、重要类群的识别区分、专科专属的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研究等;②物种生物学研究:对一些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类群,如小麦族、苜蓿属、栎属等,探究其下各类群的种间亲缘关系及其进化过程;③虚拟植物标本馆及标本馆信息化建设:包括植物标本信息数据库及其共享平台的建立、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虚拟标本馆的设计与展示等。并有植物解剖实验室、植物显微摄影室、植物标本制作间及植物分类专业图书资料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网站等附属机构作为技术支撑。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维持植物生长的疏松表层,是地球系统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共同作用的产物和它们的交汇界面。可以说,土壤是地球的“皮肤”,是维系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最重要部分。
土壤是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和人为活动等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中这些因子表现的方式和强度差异很大,因此土壤具有时间中的演化特征和空间中的分异规律,这些特征反映在土壤的水平和垂直变异上,土壤的层次发育是在现在或过去自然条件下以土壤风化和生物活动为主导过程的物质迁移转化的体现,而土层的水平变异则是气候、地貌和景观条件不同所引起的。
土壤是动植物生存及生长的自然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的生活水平往往取决于土壤的质量以及依土壤生存的动植物种类、数量和质量。肥沃的土壤是昌盛文化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对土壤利用和管理不善以及土壤遭到破坏之时,会给动植物生存及生长带来灾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使文化陷入衰落。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从农耕社会出现以来,土壤一直就是社会不可或缺、最重要的公共财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指出“万物土中生”,这高度概括了土壤对人类的重要意义。“百谷草木丽乎土”(《易经•离》,1000 BC)。因为有了肥沃的土壤才有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封建社会,帝王对土壤也表现出高度的崇敬,“江山社稷”是国之大计,而“社稷”不外是土地和收获!至今,在北京中山公园内,还保留着被称作“五色土”的社稷坛,它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社稷坛既体现了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同时又相当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土壤的分布—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土壤博物馆。
本土壤博物馆收集了半个世纪以来,我校的土壤科学工作者在不同时期采集自全国各地的典型土壤剖面,包括整段标本、微型盒装标本和反映土壤发生演化过程的形态标本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反映世界上其他国家土壤特征的一些照片和文字材料。
土壤博物馆分4个展厅,分别是:(1)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厅;(2)中国土壤分类与分布厅;(3)中国与世界土壤主要剖面厅;(4)土壤与环境及人类的关系厅。
我们通过观看这些丰富多彩的土壤,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认识土壤,从而树立保护土壤、珍惜土壤资源的意识。的确,土壤不仅是珍贵的,而且也是美丽的。
(四)农业历史博物馆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展览面积4000平方米,按照历史顺序布展,分为“原始农业厅”、“三代农业厅”、“汉唐农业厅”、“宋元农业厅”、“明清农业厅”和“近现代农业厅”六部分,系统、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农业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辉煌成就。为目前国内展示内容最为系统的农业历史博物馆。
原始农业厅通过原始农业工具、生活器具等实物和图文资料,清晰展示了我国原始农业起源、发展的地域性特色。三代农业厅通过土地私有化、生产方式转变等生产关系的变革,土壤与物产、农时与物候等人们对农业科学的认识,金属农具的出现、农用动力的应用、农田水利的发展等生产力发展三大板块,突出反映了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由原始向传统过渡的大变革特征。汉唐农业厅通过小麦的推广与作物结构变化、北方旱作技术体系的成熟、铁犁牛耕的普及、畜牧业之盛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发展、饮食文化的发达、大型综合性农书问世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农牧业融合、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盛况。宋元农业展厅通过水田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江南农田水利、园圃业商品化、棉花引种及传播等六个部分,系统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发展重心南移后以稻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为核心的发展状况。明清农业展厅通过耕作制度的变化、基塘农业的出现、土地的开发利用多元化、农业科技的运用及发展等板块,介绍了这一时期农业精细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特点。近现代农业厅通过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农用动力由畜力向机械化过渡,近现代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等,清楚反映了在西学东渐影响下我国农业进入转型期的基本特点。
该馆还特别通过周人迁徙路线图、杨凌地貌巨幅照片及后稷雕塑,介绍了杨凌作为中国农业发祥地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中国农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
全馆展示脉络清晰,特点鲜明,手段形象,知识性强。综合运用了文字、图片、实物、雕塑、光电以及场景再现等多种手段,其中历代农业工具、种子、生活用品等农史实物达到2000余件,包含历代珍贵农史文物500余件。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校就开始了农业史的研究,经过几代学者努力,不仅形成了以珍贵、系统传统农书收藏为特色的馆藏基础,而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利用杨凌的农业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学校在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积淀的学科优势,创建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系统地整理、挖掘、开发、展示先辈们创造的农业历史文明和丰富文化遗产,古为今用,这在当前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三农”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也是国内最大的农业科技与历史文化的大观园,它与已经建成的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一起成为我校博览园里各具特色的五朵奇葩。孙武学校长表示,将把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发展成为中华农业历史文明的教育基地、创新基地和交流基地,把博览园建设成为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成国内一流的科普基地和知名的农业科技旅游景点。
(五)树木园
树木园是林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老一辈树木学家牛春山、曲式曾等教授就不断呼吁、筹备,于1984年开始建设树木园。历经20多年,树木园已有56个科、200余种树木,成为学校重要的教学、科研场所,也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园林景观。但是,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布局结构的调整,树木园在发展空间和生存环境上受到制约,应有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并面向社会进行树木科普教育,学校决定将树木园迁建博览园,不仅拓宽了树木园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加强树木品种的引种示范,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树木园在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作用,并使博览园真正在林学、植保、土壤、生态、科技史等多学科领域内实现交叉和综合,成为国内农科领域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学校的学科建设基地。结合博览园植物种质资源建设规划,迁建结合,逐步丰富园内树木品种,将树木园建设成为学校乃至于整个西北地区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树木种质资源保存及树木引种栽培的科研基地。建成后的树木园树木种类将达到500余种,形成具有农林特色的树木专类园,包括珍稀植物园、柿树园、核桃园、猕猴桃园、药用植物园、桑树园、枣园、葡萄园、桃园、苹果园、梨园等。成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引种驯化的重要基地,也将是进行科普,提高民众文化素养,以及旅游和休憩的最好场所之一,同时还为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了理想窗口。
(六)蝴蝶园
蝴蝶园是昆虫馆的室外展示部分,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蝴蝶放飞园。蝴蝶园种植有蝴蝶的寄主植物20余种,蜜源植物30余种,园林观赏植物10余种。蝴蝶园的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大多数来自秦岭、巴山和广西、云南、海南、安徽等蝴蝶自然生态栖息地。
蝴蝶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完成一代一般需要20天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蝴蝶成虫的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周左右,一些种类成虫寿命只有4~5天,少数种类可长达2~3个月,最长的可达半年以上。
三、重要启示
通过昆虫博物馆参观,了解昆虫对农业发展的益处或危害;通过农业历史博物馆参观,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增强学员对农业在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启迪学员思考农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土壤博物馆、经济作物博物馆等参观,了解农业经济发展可以从事的项目,如药材、特色养殖,特色农作物种业等。
总之,通过该现场教学点参观使学员可感受到农业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涉及到植物学、动物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微生物学、昆虫学、树木学、营养学等学科领域。说明农业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可探索性的行业。
四、点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博览园作为现场教学点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首先,让先感受到农业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改变学员对农业科学的根本认识,启发学员寻找农业发展的新项目;其次,充分认识农业发展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文明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文明历史首先是农业的发展史;再次,充分了解影响农业的发展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土壤、昆虫、细菌、年降雨量等等。所以,我们这个现场教学点,主要作用是农业科技新视野的开阔。